手 机:13370960006
固 话:0635-8881387
网 址:www.lcjgw.com
联系人:许经理
地 址:山东省聊城市九州工业园
新中国再生金属工业60年的行程
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,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废杂有色金属的回收利用工作。物资回收部门广大职工坚持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,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大量的回收网点,中国废旧金属回收利用产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。
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有着悠久的历史。《史记?平淮书》记载,秦统一天下之后,“收天下之兵,集之咸阳,铸以为钟锯,金人十二,各重千石”。所谓兵,就是各种报废的青铜兵器。十二座金人近日已无处寻觅,但却给中国古代再生有色金属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。
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在其科学著作《天工开物》中对再生铜、再生铅和含银废料的再生利用技术作了详细描述,一些内容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。先人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启迪和遐想。
随着国家对循环经济理念的不断深入、对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加强,再生金属产业发展逐步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。近10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,中国再生金属产业取得快速发展,2007年中国再生金属总产量达到530万吨,相当于1997年全国有色金属总产量(523万吨)。废金属回收、拆解、冶炼、加工企业有数千家,从业人员余百万人,已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行业。
经过多年的发展,进口再生金属加工园区和大型冶炼加工企业并驾齐驱,使再生金属行业上了一个大台阶,中国再生金属行业已经走上了形式多样化、企业规模化、设备大型化、质量标准化、拆解和再生冶炼加工技术不断创新、废金属直接利用比例逐步提高及产业升级速度加快的轨道。
一、1949-1978年,计划经济时期,中国废旧金属的回收处于计划管理模式
新中国成立后,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废杂有色金属的回收利用工作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废杂铜被列为战略物资由国家物资储备局进行储备。为了加强对废金属回收的管理,1954年国家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金属回收管理局,主管全国废旧金属的回收计划工作,其中包括废旧有色金属。当时国家金属回收管理局,在全国重点城市设立仓库,统一收购和调拨废旧金属。由于当时的有色金属品种很少,因此回收的废旧金属主要是铜和铅,历史资料表明,从1951-1961年的10年中,中国再生铜产量占铜总产量的比例均为64.9%。
此外,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至50年代末,全国供销总社在全国城乡建立起废旧物资的回收网络,负责社会上产生的废旧金属的回收。
1966年以前,废杂铜,废杂铝,废杂铅由国家物资部金属回收管理局统一计划回收并调拨使用,其中主要调拨给各地的有色金属冶炼厂,加工成电解铜、铝合金和铅合金,然后调拨给相关的工业部门。还有一部分作为原料调拨给机械制作企业。
当时熔炼废杂铜的企业主要有:沈阳冶炼厂,天津电解铜厂,上海冶炼厂;熔炼废铝的企业为上海宝华冶炼厂,长春再生铝厂;废铅熔炼的企业有上海新丰冶炼厂等。
1966年,国家在物资部成立了中国金属回收公司,直接收购中央18个工业部所属企业产生的废旧金属,社会上产生的废旧金属委托供销社进行回收。
“文革”开始后,国家负责废金属回收的主管部门撤销,非金属的计划,回收和调拨全部下放到省和直辖市。
“文革”结束后,国家恢复国家物资总局金属回收局,统一管理全国废金属的回收和计划工作,但废有色金属的回收利用仍然由省市管理。
1976年之前,废金属的回收利用主要分为两大的系统,即回收系统和利用系统,其中回收系统负责废金属的回收,企业性质有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;利用系统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,也有一些集体企业。
1949-1978年,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时期,废旧金属的回收处于计划管理模式,废金属回收利用产业规模还不是很大,历史资料表明,这一时期中国再生金属产量合计达到160.87万吨。
二、1979-1994年,改革开放初期,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建立,再生金属产业开始步入发展轨道
改革开放初期,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建立,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所替代,企业成为市场主体,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。当时中国再生金属原料仍以国内回收为主,国外进口极少,参与废金属回收利用的企业也主要以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为主。
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,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利用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其中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开始涉足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利用行业,尤其是废金属的利用企业,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。在1990年前后,国内废金属利用形成了几个较大的区域,主要有保定地区,广东大沥,浙江永康等。这些区域从事废金属回收利用的主要是个体企业和民营企业。
本文来自:钢管大市场,详细请参考:http://www.aljgw.com/show.asp?id=253
- 上一个:1月份哈萨克斯坦精矿铜产量数据显示
- 下一个:中铝向力拓注资交易